第五章機構投資者對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侵害研究
實踐證明,一個成熟而穩定的證券市場,需要多元化的機構投資者。只有投資主體能夠多元化,才能產生對金融產品的多樣化需求,才能促進市場的全面繁榮發展。過于單調的投資者結構,容易造成某種程度上的“投資壟斷”,造成市場的整體失衡。
從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實踐來看,自營業務證券公司的出現和發展是機構投資者進入市場的標志。1987年,我國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至1989年,有自營業務資格證券公司達63家,表明我國機構投資者逐漸登上歷史舞臺。1990年11月,法國東方匯理銀行在中國組建“上海基金”,標志我國投資基金問世,機構投資者結構逐漸豐富;1991年,中國農村發展信托投資公司私募淄博基金5000萬份,并于1992年成立第一家國內基金公司。1993年8月,淄博基金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揭開了我國基金業發展的新篇章。1994年至1997年間,由于各地越權審批基金設立,1994年3月,人民銀行發布《關于投資基金有關問題的通知》,此間,管理當局未批準設立基金。1997年11月,國務院證券委發布《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為證券投資基金的規范和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1999年7月,戰略投資者概念首次提出。此后,監管層對機構投資者的發展采取了超常規、創新性的戰略,在存量上對現有機構投資者進行大規模擴容;增量上引進新的機構投資者(如允許三類企業、保險基金入市),機構投資者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2001年3月,華安基金管理公司成為首家開放式基金試點單位,標志著我國基金業的發展逐漸與國際接軌。2002年11月,中國證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允許境外投資者參與投資過去只開放給境內投資者的國內A股和債券市場,是中國證券市場邁向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至2006年3月底,我國共有證券公司116家,基金管理公司54家,證券投資基金總規模達到4768.46億份。至2006年4月末,我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數量達40家,其中有34家投資額度已獲批(共65.7億美元)額度。
股票的虛擬性及其特殊的效用和需求特性,決定了股票價格可以背離投資價值而作無限制的波動,從而引致了股價操縱的可能性。同時,股價對信息的敏感性和交易者在信息上的不對稱性又為股價操縱提供了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操縱是規模和流動性等市場特征的函數。我國的股市具有很強的投機性,保護股票價格的真實性是監管的核心,在股市上,機構投資者通過對股價操縱來掘取非法利潤,侵害中小投資者利益。
第一節機構投資者股價操縱概述
5.1.1股價操縱的目的
操縱的目的在于通過影響價格而直接或間接地獲取利潤,實現該目的的方法包括:第一,影響股票的價格,使操縱者得以以更低價格買入,或以更高價格賣出,或影響接管(takeover)報價或其他大型交易,或在交易中擊敗競爭對手。第二,影響衍生合約或基礎資產的價格。包括影響某指數或成份股票的價格,影響公募或私募中的股票認購價格(subscriptionprice),影響兼并價格或兼并中的轉換比率,影響與某接管行動有關的價格,促使某人認購、購買或出售某種資產或資產權利,或者阻止此類行為,影響機構投資者的資產負債表,影響即將到期的來自債權人的強迫出售(forcedsale),影響對某項財務建議或安排的印象。
5.1.2股價操縱的主要方法
(1)渲染(paintingthetape)。渲染是指以制造某種股票交易活躍或價格波動印象為目的而進行一系列交易,同時這些交易的信息又能在公開媒介上獲得。
(2)洗售(washsales)。洗售是指不發生股票所有權的真實轉移的不當交易。
(3)對敲(impropermatchedorders)。不同交易者勾結起來,以相同的價格和數量同時買賣某種股票的行為。
(4)拉抬(advancingthebid)。不斷提高對某種股票的報價以拉高其價格。
(5)拉高出貨(pumpinganddumping)。指以不斷提高的價格購買某股票,然后在高位拋售(通常拋售給零售客戶)。
(6)做尾盤(markingtheclose)。以影響某股票的收盤價為目的,在接近收盤前買/賣某種股票。
(7)軋空(corner)。控制某種衍生合約及其基礎資產的需求,以獲得控制性頭寸。多方在積累起控制性頭寸后,要求空頭清算合約,空頭被迫從多方操縱者手中購買相應的資產或按照扭曲的價格在衍生市場上進行沖銷,以完成交割。
(8)擠榨(squeeze)。在某種資產短缺時,控制該資產的需求,并利用市場的擁擠(congestion)制造虛假價格。
(9)散布虛假信息。以影響股價并使其按有利于散布者所持頭寸或擬進行交易的方向運動為目的,借助媒體或其他手段傳播虛假或誤導性信息。
1.3機構投資者操縱股價的步驟分析
(1)建倉。開始介入市場買進股票,并且注意控制市場成本和預定的持倉比例,這個步驟一般要根據市場的情況和個股的差異進行一段不短的時間,還要密切注意其中的變化。
(2)試盤。則是大致掌握籌碼的分布狀態,是否有其它的機構潛伏在內。
(3)整理。是為了構筑底部形態,調整一些主要的技術指標,還有的時候是因為大勢的狀態,需要等待機會得到更多條件的配合。
(4)初升是為了股價迅速脫離自己的成本區域,也是為了提高市場跟風者的持倉成本。
(5)洗盤時振蕩幅度一般都比較大,一方面是故布疑陣,讓市場上諸多參與者看不懂、摸不著頭腦,另外還可以震出一部分低位持籌者。 拉升的過程比較短、速度也比較快,大多數莊家都喜歡和愿意借助于大盤的上揚慣性,這樣比較輕松和容易,這個步驟也是為了下一個出貨步驟作好鋪墊。
(6)出貨時莊家往往會借助大盤、利好、漂亮的走勢形態等因素,有些甚至會利用某些分析人士、特殊人群、媒體等方面來散布消息。
(7)反彈主要是為了適當的調整一下持倉結構,同時為了吸引更多的、新的跟風者介入,以便更多的出貨,反彈時莊家常常會有低拋高吸的市場行為。
(8)砸盤則是在基本上穩操勝券的情況下,可能同時大盤也已經轉勢,砸盤的情形比較恐怖,常常是不計成本的大量傾倒,甚至直接打到跌停,給市場和投資者都會造成較大的恐懼和震動。
(9)掃尾基本上就屬于打掃戰場的性質了,一方面清理戰果,同時為下一次運作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