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10日電(陳康亮)針對平安證券設立投資者利益補償專項基金、先行補償投資者因萬福生科虛假陳述產生的交易損失一事,中國證券業協會相關負責人10日表示,此舉是中國證券市場上解決類似糾紛的大膽嘗試。協會支持鼓勵平安證券主動承擔責任,先行補償投資者損失的做法。
該負責人是在中國證監會當天召開的例行發布會上作如是表述的。該負責人表示,投資者因上市公司虛假陳述出現投資虧損后,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索賠,往往面臨成本高、耗時長、訴訟結果不確定等問題。由相關責任人出資設立補償專項基金,在征求投資者同意的基礎上,先行補償投資者,可以使投資者在最短時間內拿到補償金,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當天早些時候,為先行補償因中國創業板“造假第一股”萬福生科虛假陳述而遭受損失的投資者,作為萬福生科上市的保薦機構平安證券宣布出資3億元人民幣(下同),設立萬福生科虛假陳述事件投資者利益補償專項基金。
平安證券表示,基金采取“先償后追”方式,即平安證券先行以基金財產償付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再通過法律途徑向萬福生科虛假陳述事件的主要責任方及其他連帶責任方追償。且因萬福生科虛假陳述而遭受投資損失的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如果接受補償,則表明其自愿放棄向萬福生科虛假陳述事件的責任方再行請求賠償的權利;如果不接受補償,可以依法提起訴訟,但需自行承擔相應的訴訟成本及訴訟風險。
對此,上述負責人進一步指出,通過和解、調解等非訴訟方式解決證券糾紛,是國際資本市場的通行作法。調解會員之間及會員與客戶之間的證券業務糾紛,是《證券法》賦予證券業協會的職責,中國證券業協會作為證券行業的自律管理組織,支持會員單位通過和解、調解等方式解決其與投資者之間的證券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