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幫助投資者強化風險意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我們從12386熱線投資者訴求中選取了部分典型事項,通過案例形式講解相關知識,提示投資者充分了解相關法律法規,選擇與自身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產品,樹立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理性參與投資。
認購REITs基金時的最低金額不等于成交金額
案例:投資者通過H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認購了某款REITs基金產品,由于投資者關注到該產品的《發售公告》中有“場外認購每次認購金額不得低于1,000.00 元(含認購費)”的要求,便直接認購了1000元該產品,認購價格為每份7.1元。但最終投資者只認購到了3份,共計花費21.30元,投資者對此表示不理解。
經證券公司查詢,該基金產品在《發售公告》中明確說明“若公眾投資者在募集期內有效認購申請份額總額超過公眾投資者的募集上限,實行末日比例配售”,在發售當天,公眾投資者累計有效認購申請份額總額已超過本次公眾投資者的初始募集規模上限,證券公司發布了提前終止募集并對當日的公眾投資者有效認購申請采用“末日比例配售”的原則予以部分確認等公告。之后,證券公司發布公告說明公眾投資者有效認購申請實際確認比例為2.13838564%,所有公眾投資者均按此比例參與末日比例配售。
提示:公眾投資者認購REITs基金產品時,認購金額不等于成交金額。在本案例中,投資者按“最低認購金額”認購,但其最終確認金額則是以該基金產品的實際比例配售結果為準。因此投資者按比例確認獲得3份基金份額,發售價格7.1元,共21.30元,買入費用0.13元,未獲配部分認購資金退還至投資者購買的原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