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得好,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即便如此小心謹慎,利用他人賬戶進行內幕交易的操作,通威股份總經理管亞偉依然沒能逃脫監管部門的立案調查。
記者近日就此趕赴成都當地采訪。盡管管亞偉進行內幕交易的開戶地成都萬和證券天仙橋南路營業部已于今年年初異地遷址,但在記者的多方查探下,其假借自己司機高某賬號進行內幕交易的具體細節一一浮出水面。
⊙記者魏夢杰○編輯邱江
細查當時的一些記錄,其實是可以找到管亞偉內幕交易的蛛絲馬跡的。在通威股份當時的前百名股東名單中,曾出現過高某的名字,持股量高達幾十萬股。而該股東持股的時間段,恰好與證監會所披露的管亞偉進行內幕交易的時間段相符。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通威股份對于高管買賣自家股票一直有著嚴格的規定,并按期截取股東名單確認。只是由于幾十萬股持股量所展現的資本實力,以及該名股東的成都人士身份,都令公司難以將之與戶籍不在成都的司機高某聯系起來。而這正成為管亞偉藏匿真實身份的絕好途徑。
據記者了解,司機高某原先確非成都本地人,但管亞偉特意借總經理職位之便利,將其戶口移至成都,安排其戶籍落在公司的職工宿舍所在地。隨后,管亞偉便借其名在成都萬和證券天仙橋南路營業部開戶。
原成都萬和證券天仙橋南路營業部位于天仙橋南路2號的二、三層,如今已經人去樓空。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二層已經被封閉,從街上看去,隱約可見一片零亂。今年年初,萬和證券天仙橋南路營業部異地遷址,該部客戶整體平移至萬和證券成都順城大街營業部,或是經由客戶本人確認而遷至蜀漢路證券營業部或建設西街證券營業部。
盡管管亞偉匿身在司機高某的賬號之后,但“管總愛炒股”在通威卻是人盡皆知的事情。管亞偉一手掌握自己與親屬的多個賬戶,非常熱衷于炒股,并經常與同事們交流分享各路消息。證監會對管亞偉的內幕交易展開調查之后,管亞偉辦公室里的臺式機和筆記本都被收繳?!安贿^,由于公司在制度上對于買賣自己公司股票的行為有著嚴格的規定,所以大家想不到他會去買通威的股票。”有公司人士如是說。
首次內幕交易借新能源圖利
繼2007年的公開交易被否之后,通威股份便開始醞釀收購永祥股份股權一事,公司高層為此與巨星集團董事長唐光耀等人多次開會商議。作為公司總經理,管亞偉親自參與到了本次股權收購的具體工作中去,因此,其對于本次收購所有細節的了解程度是毋庸置疑的。
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其實收購永祥一事在公告之前在上市公司、集團公司和永祥內部已早有傳播,當時曾有一份關于此次股權收購的備忘錄形式的文件在決策層面流傳。“但是,由于此類決策只限于各公司高管層面,流傳范圍有限,再加上公司對于內幕交易的教育從未松懈,因此,從表面上看,并未有人借此機會買賣股票?!惫居嘘P人士認為。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收購的時間相對緊湊,2007年年底提出議程,2008年2月初就正式討論,且由于所購資產有限,無需交付證監會過會。市場人士表示,正是由于題材火爆、從決策到實施的過程短促,才會使得部分人利用內幕消息進行“短、平、快”炒作并牟取暴利。
通威股份股價從2008年1月17日起連續4根探底陰線后,于1月23日突然漲停,1月24日再次飆升至漲停板,連續兩個漲停后,1月25日通威股份發布了因重大事項討論的停牌公告。1月31日公司公告稱,討論事項未獲進展,公司股票自當天復牌,當日股價大跌6.91%。2月1日,通威股份股價再次飆升8.64%,緊接著,前期的重大討論事項終于出爐。2月5日,通威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收購通威集團和巨星集團分別持有的永祥股份48%和2%股份,交易總金額為1.91億元。
通過實現對永祥股份的控股,通威股份戴上了新能源的光環。依據當時的公告,永祥股份在2006年投資控股設立樂山永祥硅業有限公司,該公司于2007年2月建成投產,主要生產三氯氫硅及其系列產品。為進一步打造多晶硅產業鏈,2007年永祥公司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建設年產1000噸多晶硅項目,并計劃在2008年6月投入生產。
在當時的二級市場上,多晶硅項目絕對是炙手可熱的炒作題材。此后,通威股份的股價平地而起,一度抬升至26.64元,實現了翻番。按照證監會調查結果,管亞偉在此信息公布之前大量交易公司股票。從通威股份當時的走勢看,股價在2007年12月底就已經啟動,因此,不排除有關資金在2007年12月就開始大量介入。但無論如何,一月翻番的行情,足可令管亞偉大賺特賺。
再次內幕交易潛伏定向增發
在嘗到初次內幕交易的甜頭之后,管亞偉又將目標瞄準了公司的定向增發。本次定向增發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破解公司的現金流困局,并希望繼新能源題材之后,再將股價推上一個新的高峰。
2008年7月15日,通威股份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擬實施非公開發行融資計劃,發行對象包括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募集資金凈額約13.6億元,募資用途大致分為三部分:一是建設新的飼料項目、原料基地項目和水產品深加工項目;二是用于償還銀行貸款;三是補充流動資金。
二級市場上,通威股份的股價于6月18日便已經開始啟動。6月18日和7月3日均以漲停報收。7月14日,即為公告增發計劃的前一日,公司股價再次封上漲停。從6月18日至7月14日的19個交易日里,通威股份的股價累計上漲了59.37%。
有知情人士表示,此后,管亞偉有所收手,高某賬戶上的操作也少了許多。但就是這僅有的兩次內幕交易,便讓管亞偉獲取了豐厚利潤。
目前證監會已將相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以追究其刑事責任,但涉案人管亞偉的仕途似乎并未受此影響。管亞偉在東窗事發的一個多月以前,即2010年4月27日的董事會上,還被選舉為公司總經理。至今,通威股份亦未就總經理一職作出新的人事安排。
嚴打上市公司高管證券犯罪
隨著最高檢察院和公安部明確“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的立案追溯標準”,監管層對于內幕交易的查處打擊力度明顯加大。
證監會負責人今年6月8日表示,通威股份2008年1月啟動收購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權,2008年6月啟動定向增發,通威股份總經理管某某因工作關系和熟悉上述兩項內幕信息,并利用他人賬戶在內幕信息公開前大量交易“通威股份”股票,涉嫌構成《刑法》第180條規定的內幕交易罪。通威股份總經理管亞偉因2008年期間涉嫌內幕交易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成為新標準出臺后證監會首批確定的涉嫌內幕交易案。
除了管亞偉之外,證監會還公布了其他涉嫌證券犯罪的上市公司高管。
陜煤集團(*ST建機現實際控制人)總經理高仰才同樣也“栽”在內幕交易上。據了解,*ST建機原實際控制人陜西建工集團曾于2007年3月23日與陜煤集團簽署《資產劃轉協議書》,陜西建工集團將所屬的陜西建機集團(*ST建機控股股東)整體劃轉給陜煤集團,后者由此成為*ST建機新任實際控制人。證監會調查發現,高仰才在上述重組消息公告前便已知悉內幕信息,高仰才本人及其親屬的賬戶在消息公開披露前集中大量買入“*ST建機”股票。
此外,ST瓊花原實際控制人、董事長于在青的違法行為則一度將ST瓊花拉入債務深淵。2006年至2008年間,時任ST瓊花董事長的于在青私自利用上市公司公章,為控股股東瓊花集團等關聯方提供擔保22筆,涉及金額1.61億元,于在青也因此涉嫌構成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市場人士表示,證監會集中披露多位上市公司高管的證券犯罪行為,意在凈化市場風氣,有利于切實維護證券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