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業務創新、拼人才儲備,面對監管層的不斷創新松綁,許多券商營業部使出渾身解數,將業務創新視為業績提升的重要引擎。
“營業部的新定位就是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業務方向、多樣性的服務內容和個性化的資產配置。”湘財證券金楊路營業部總經理朱瑩表示。證券時報記者調查發現,與湘財證券金楊路營業部一樣,許多券商營業部都在力求尋找產品創新與營業部投資者需求的契合點。
產品超市創新內容豐富
記者走訪多家券商營業部發現,以往券商營業部主要向投資者提供一些基金、資訊等傳統產品,今年以來,例如逆回購、債券正回購套作、分級基金、融資融券等創新業務已逐步進入到各營業部的產品超市中。
朱瑩對記者表示,營業部組織創新業務專員研究利用債券正回購套作實現短期獲利的方式,模擬和實戰操作后,對客戶進行推廣,吸引了一批投資者進入該領域。今年年初開始正回購套作客戶的絕對收益率大部分超過20%,有的甚至達到100%。
“營業部為那些追求高收益、高流動性、高安全性、高杠桿又不想承擔較大風險的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創新型工具。”朱瑩表示,營業部的經驗得到推廣,7月份開始,湘財證券將在全國券商中率先開展債券正回購網上交易。
“除了債券正回購套作,分級基金業務等將是營業部下一步重點推廣產品。”朱瑩表示。
與湘財證券的創新重點不同,江蘇某券商營業部的創新業務則瞄準了新三板、債券質押式報價回購、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等創新產品。該營業部創新業務專員表示,營業部走的是另類道路,營業部做了類似投行的活,這主要與相關資源儲備、市場需求以及營業部老總的思路有關。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高管表示,各家營業部創新一定要結合自身優勢,將創新產品與個性服務相匹配,為自己貼上差異化、個性化的創新標簽。
強化雙向培訓
對營業部來講,對內需要創新業務專業化研究人員和財富管理型營銷人才隊伍的搭建,對外則需要對投資者進行細化分類和投資教育。
湘財證券副總王小平認為,券商的經紀業務正從通道業務向資管配置服務方向轉變,券商經紀業務發展需要搭建“渠道+營銷+財富管理”的全新經營模式。券商為投資者提供各種產品、專業化的服務和資產配置工具,需要加強營業部的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4月份以來,公司總部為營業部組織了多場創新業務培訓。”浙江某券商營業部負責人表示,營業部則積極與研究所合作,組織營業部的創新業務人員、理財顧問、投資顧問,力求吃透創新業務的運用規則、法律規范和風險控制,讓專業化隊伍盡快成長起來。
“我們立足于長遠發展,但從短期看,新業務的開展需要組織各種活動,費用支出大增,培育仍需時日,營業部利潤并未顯著回升。”上述浙江某券商營業部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