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編制完成并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狀況白皮書》(簡稱《白皮書》)系列報告。《白皮書》系列報告作為第一個較為全面反映我國資本市場年度投資者保護狀況的第三方評價報告,從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權益出發,結合客觀數據和投資者主觀意見,構建了一套定性、定量結合的評價框架和方法,綜合運用100多個評價指標,形成超過13萬字的文字內容,是了解我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狀況的重要參考資料,也是我國資本市場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等要求的重要成果展示。
《白皮書》總報告力求全面反映我國資本市場年度投資者保護狀況,內容包括引言、評價框架及方法、年度資本市場運行及投資者概況、投資者保護制度發布及落實情況、監管部門稽查執法情況及成效、行業自律投資者保護情況、市場主體投資者保護狀況(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人)、投資者保護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結語和展望等九個部分。其中,前三部分主要是對《白皮書》的編制背景和方法以及資本市場的簡要介紹;中間五個部分是主體內容,總結了政策制定落實、稽查執法、自律組織、市場三類主體等資本市場各方面投資者保護取得的成效,研究查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最后一個部分對未來投資者保護和《白皮書》編制進行了展望。
《白皮書》子報告包括五冊,分別從投資者保護制度制定落實、行業自律組織投資者保護、上市公司投資者保護、證券公司投資者保護和公募基金管理人投資者保護等五個方面詳細總結和評價了成效和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對投資者以及市場各方了解資本市場某一方面的投資者保護狀況具有較強的參考意義。
由于《白皮書》采集數據量大、指標體系繁雜,編制方法還在進一步探索完善中,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還有一定提升空間。投保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要繼續研究借鑒國際標準,加強內外部評估,形成精準分層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新經濟企業投資者保護評價標準,及時發現投資者保護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不斷提高《白皮書》總報告和子報告的質量,進一步發揮評價報告服務市場、投資者和監管的積極作用。
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狀況白皮書—2016年度總報告.pdf
2016年度A股上市公司投資者保護狀況評價報告(概要版).pdf
2016年度公募基金管理人投資者保護狀況評價報告(概要版).pdf
2016年度證券公司投資者保護狀況評價報告(概要版).pdf